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河西走廊纪录片全集,污网在线看,开放关系,一区二区三区入口,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粉嫩

您好,歡迎訪問中保天和!

今天:2025年09月07日

咨詢熱線:010 - 84264757

首頁
專項服務
解決方案
新聞中心
政策規范
專家視角

我司通過各種資源,力邀行業內的權威專家對時代熱點和相關政策法規進行解讀,站在信息行業的制高點,描繪行業的宏偉藍圖,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以專家的視角,用事實說話,力求前瞻性和權威性,為企業和個人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于我們

首頁 >新聞中心 >公司新聞

0

湖北省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來源:     日期:[2018-05-11]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湖北省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湖北省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2018年3月29日

 

湖北省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按照“一網覆蓋、一次辦好”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確保2018年底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省、市、縣三級聯通,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州、荊門等試點地方延伸到鄉、村,力爭2019年上半年省、市、縣、鄉、村五級聯通,推動更多的行政職權和服務事項網上辦理,不斷提高全程網辦率和一次辦好率,更大程度利企便民,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二、工作任務

(一)省直部門主要任務。

1、對已錄入行政職權和服務事項管理系統的事項要素開展合規性審查,修改完善各事項對應的服務指南和審查細則,提升錄入事項標準質量。(責任單位:省質監局、省標準化院,省有關部門;完成時限:2018年3月)

2、按照《中央編辦國務院法制辦關于深入推進和完善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權責清單制度的指導意見》(中央編辦發〔2018〕23號)精神,結合我省機構改革實際,動態調整行政職權和公共服務事項,推進權責清單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責任單位:省編辦、省政府法制辦、省質監局、省標準化院,省有關部門;完成時限:2018年12月)

3、推動各部門自建業務辦理平臺與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深度對接聯通,統一至湖北政務服務網,逐步關停部門網上辦事窗口,實時、全量推送辦件數據。(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管理辦、省信息中心,省有關部門;完成時限:2018年11月)

4、優化完善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基本建成電子證照庫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推進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和信息資源共享在省級政務系統中的應用。整合已建系統存量用戶,推動已建系統新用戶和新建系統全部使用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推動電子證照存量數據采集和轉換,重點圍繞民生熱點、工商登記和投資審批等領域推進證照應用。加快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匯集和共享等工作。(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信息中心,省有關部門;完成時限:2018年11月)

5、開展市州縣使用國家或省統建業務辦理系統調研工作,逐一明確對接方案,盡快從省級層面實現與政務服務“一張網”對接聯通。(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信息中心,省有關部門;完成時限:2018年11月)

6、加快研究出臺電子證照、電子文書、電子檔案、網上支付、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等政策規定,推動電子證照、電子公文、電子簽章等在政務服務中的應用。建立重要數據資源和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體系,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風險評估等制度。(責任單位:省政府法制辦、省檔案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公安廳、省網信辦,省有關部門;完成時限:2018年12月)

7、升級完善湖北政務服務網功能,深化移動客戶端、自助服務終端、第三方公共服務平臺等的開發應用,加強便民應用接入和建設,推動更多便民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優化群眾和企業辦事的專屬空間,逐步實現網上認證、網上申報、網上簽名、網上支付、網上寄送的“網購式”服務,不斷提升群眾和企業的體驗度、愉悅感。(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管理辦、省信息中心,省有關部門;完成時限:2019年12月)

8、全面推進各部門行政職權和服務事項網上公開、網上申請、網上辦理,統一事項要素,優化服務流程,強化服務監管,做到權責清單信息公開化、流程標準化、運行數字化、辦理網絡化和監督實時化。(責任單位:省編辦、省質監局、省標準化院,省有關部門;完成時限:2019年12月)

(二)各試點地方主要任務。

1、對已錄入行政職權和服務事項管理系統的事項要素開展合規性審查,修改完善各事項對應的服務指南和審查細則,提升錄入事項標準質量。按照省審改辦優化拓展的市、縣兩級事項通用清單,完成新增和調整事項的通用標準編制、系統錄入發布。(責任單位: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州、荊門市人民政府,省編辦、省質監局、省標準化院;完成時限:2018年5月)

2、鞏固各試點地方政務服務平臺與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對接成果,抓緊推進市、州、縣直部門自建系統與本級政務服務平臺對接聯通,統一至湖北政務服務網,逐步關停各級各部門網上辦事窗口,匯集并推送地方政務服務辦件全量數據。(責任單位: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州、荊門市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6月)

3、深度清理行政許可等事項,動態調整、公開“一次辦好”事項清單,不斷提高網上一次辦好、現場一次辦好、網上受理現場一次辦好和全程網辦事項的比例。(責任單位: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州、荊門市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6月)

4、推動統一身份認證、電子證照和信息資源共享在全省政務系統中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應用。完成試點地方統一身份認證系統對接和存量用戶數據整合。推動電子證照存量數據采集轉換、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匯集等工作,完成省市互聯互通。(責任單位: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州、荊門市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9月)

5、提升實體政務服務大廳和窗口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構建線上線下標準一致、無縫銜接、合一通辦的政務服務平臺,探索設置綜合服務窗口,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力求群眾和企業辦事“只進一扇門、一次就辦好”。(責任單位: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州、荊門市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12月)

6、開展鄉、村兩級便民服務事項梳理、標準編制和錄入。優先完成所轄區域鄉、村兩級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全覆蓋工作。部署落實鄉、村兩級政務服務平臺對接聯通工作,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貫通。(責任單位: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州、荊門市人民政府,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管理辦、省政府電子政務辦、省信息中心、省標準化院;完成時限:2018年12月)

7、聚焦不動產登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企業開辦等重點領域,深化流程再造,進一步減少申請材料、前置條件、辦理環節,力爭企業開辦時間、項目審批時間再壓減一半。(責任單位: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州、荊門市人民政府,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國土資源廳、省住建廳、省工商局、省政務管理辦、省信息中心;完成時限:2018年12月)

8、升級完善市州專屬空間,拓展特色欄目和有關內容,將與群眾和企業辦事相關聯的事項按照先后順序增設套餐服務,打造城市服務特色品牌。加強便民應用接入和建設,推動更多便民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力求政務服務一網辦通。(責任單位:武漢、襄陽、宜昌、十堰、荊州、荊門市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9年12月)

(三)非試點地方主要任務。

1、對所轄區域信息化建設和網上辦事情況開展調研,按照《湖北省“互聯網+放管服”改革項目互聯互通技術規范》和《三大支撐平臺技術指南》,研究制定地方政務服務平臺與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對接方案。(責任單位:除試點市以外的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3月)

2、加快推進所轄區域市、縣兩級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建設及聯通工作。按照全省電子政務外網“統一規劃、分級建設”的原則,市(州)統籌實現所轄區域市、縣兩級所有政務服務實施部門和政務服務實體大廳的政務外網全覆蓋。(責任單位:除試點市以外的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5月)

3、對已錄入行政職權和服務事項管理系統的事項要素開展合規性審查,修改完善各事項對應的服務指南和審查細則,提升錄入事項標準質量。按照省審改辦優化拓展的市、縣兩級事項通用清單,參照試點地方編制的通用服務指南,完成新增和調整事項的認領、標準編制、系統錄入發布。動態調整、公開“一次辦好”事項清單,不斷提高網上一次辦好、現場一次辦好、網上受理現場一次辦好和全程網辦事項的比例。(責任單位:除試點市以外的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6月)

4、完成各市級政務服務平臺與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對接,推進各市直部門自建業務系統與本級政務服務平臺對接聯通,實現政務服務平臺市級橫向聯通,省、市兩級縱向貫通。(責任單位:除試點市以外的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6月)

5、完成各縣級政務服務平臺與市級政務服務平臺對接,推進各縣直部門自建業務系統與本級政務服務平臺對接聯通,實現政務服務平臺縣級橫向聯通,市、縣兩級縱向貫通。(責任單位:除試點市以外的各市、州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11月)

6、完成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對接、存量用戶數據整合、電子證照和信息資源共享建設、電子證照存量數據采集轉換以及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匯集等工作,實現省、市、縣互聯互通。(責任單位:除試點市以外的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11月)

7、對鄉、村兩級信息化建設和網上辦事情況開展調研,有條件的地方開展鄉、村兩級便民服務事項梳理、標準編制和錄入,部署鄉、村兩級政務服務平臺聯通工作。(責任單位:除試點市以外的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18年12月)

8、大力推進鄉、村兩級政務服務網絡聯通,推動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的平臺資源整合和數據互認共享,力爭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貫通。(責任單位:除試點市以外的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人民政府,省編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務管理辦、省政府電子政務辦、省信息中心、省標準化院;完成時限:2019年6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工作,將其納入重要改革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強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具體抓,政府辦公廳(室)履行好牽頭抓總責任,編辦、發展改革委、質監局、政務管理辦分工負責,組織制定具體方案,明確任務分工,確保改革措施落實到位。

(二)強化指導培訓。省直部門要加強對市州縣部門的培訓指導,各地要積極主動與省直部門溝通對接,研究解決工作推進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按照全省統一標準和規范完成對接、聯通工作。

(三)加大宣傳力度。各地各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介我省“互聯網+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廣應用湖北政務服務網,擴大“一網覆蓋、一次辦好”品牌的影響力,真正讓網絡信息多跑路,群眾和企業少跑腿、不跑腿。

(四)嚴格督辦考核。加大督辦考核力度,省政府辦公廳重點督查考核各地各部門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進展情況。對工作進展快、效果好的進行通報表揚,對工作進展慢、落實不力的予以嚴肅問責,推動各地、各部門按時保質完成任務。

訪問統計: 8942 人次